《十二怒汉》的精巧结构
今天看了《十二怒汉》(12 Angry Men),激动得睡不着。这个电影有好几个版本,我看的是1957年亨利-方达主演的黑白片。
影片只有一个场景,一个封闭的陪审员室(又称“评议室”),故事也很简单,12名陪审员要决定一个涉嫌捅死父亲的18岁少年是否有罪。起初,11个人认为少年有罪,只有亨利-方达饰演的8号陪审员(每个陪审员都用编号表示,只有影片结束的时候我们才知道8号、9号叫什么)认为无罪(他说”我不确信“)。按照美国的陪审制度,如果12个人无法达成完全一致意见,则形成陪审团僵持(hung jury),法庭将不能做出宣判,而是重新组织新的陪审团另审。
大家当然不希望形成“陪审团僵持”的局面,所以11个人试图说服亨利-方达所演的8号,让他改变主意。双方你来我往,交叉辩论,影片进行到第30分钟,僵局打破,方达说,你们11人再无记名书面投票,如果全都认为有罪,我就随大流。此时,我们知道8号不是一个固执的人。他的怀疑是合情合理的。他把理性思考的皮球,踢给了另外的陪审员。
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投票,一轮又一轮的辩论,闲谈,诉说,争吵,认为无罪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变成了11票无罪对1票有罪。而坚持有罪的3号陪审员是一个死硬派,他粗鲁、傲慢、富有攻击性。但是他的内心有伤痛,他与儿子之间存在裂痕。在最后一刻,他越说越激动,甩出了钱包,看到儿子和他的合影……
故事合情合理地推向高潮,不是用理性,而是通过感情的迸发达到顶点。看到这里,我差不多快掉泪了。
这部电影只有96分钟,但是表现了12个不同性格的人,着重刻画了至少一半以上的人物。每个人都带着自己不平常的经历和伤痛,观众看到的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10%,另外90%需要去深挖去体会。这就是本片最高妙的地方。
当一位年纪最大的9号陪审员怀疑一位老年证人是为了获得大家的重视,而编造出不实的证词的时候,别人问他:“你怎么知道的?”换成不成熟的编剧,老者肯定答话:“我就是一个领救济金的老人。”而片中,是用他的沉默来表现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无数的伤痛,在这一刻呈现。
这部充满了对话的电影,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对话跟案情没有关系。这些小对话,拓展了这个故事的广度与深度。
《12怒汉》编剧的水平太高超了,12个陪审员,12个职业,12种性格。我把他们的关系做成了一个思维导图(若看不清请点击看大图)。
今天制作了一张《12怒汉》的人物关系表。
从中学到:
1、戏剧冲突来源于正面人物vs.反面人物。
2、戏剧里的职业与人物性格是有关联的。虽然现实生活中的关联不一定这么大。
3、每个人物来到观众面前都带着他全部的历史和伤痛。
4、戏剧所表现的人物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
5、冲突带来转变,转变带来新的冲突。
6、陪审团有12人,他们之间两两的交叉关系有66种,戏剧就是从这66种中抽取一部分,进行集中展现。
7、人物先设定性格,再编写故事。
8、在戏剧的虚构世界里,好的剧作家宛如上帝。不好的剧作家如同给我装修时水管破裂水淹两楼的装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