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诅咒

一、什么是知识的诅咒?

1、知识的诅咒无处不在。

这是我们人类固有的弱点,简单地说,知识的诅咒就是因为拥有某项知识而被诅咒了,诅咒的结果是,认为自己知道的事情,别人也同样知道。

史蒂芬·平克说过:

文章写得晦涩难懂的主要原因是:你很难想象,在你看来理所应当具备的知识,对局外人来说却并非如此。

为什么有那么多文章令人费解?为什么一位普通的读者要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理解学术论文、退税指南、或者家庭无线网络组建说明书?

有人认为这是作者故意故弄玄虚所致,当然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但是绝大部分情况是,作者自己没有觉察出,自己写的东西外人看不懂。

2、汉隆剃刀

智者在揣测他人动机的时候,一般会使用汉隆剃刀(Hanlon’s Razor)理论。

简单地说,在用愚蠢足以解释的情况下,不要用恶意推测别人,即「宁信其愚,不信其恶」。

有个谚语,一般认为是出自拿破仑一世:「如果无能已经足以充分解释,就绝不要归咎于恶意。」

歌德在《少年维特的烦恼》表达过类似的意思:「误解和忽视在世上所造成的混乱,比恶意和欺骗要多上许多。无论如何,后两者的频率都低得多。」

比如,2018年,杭州出台了一个养犬规定。杭州市区内的遛狗时间为,每天晚上7点至第二天早上7点。遛狗时必须系上狗链,并由成年人牵领,并不得进入市场、公园、公共绿地、学校、医院、展览馆、影剧院、体育场馆、游乐场、车站、航空港以及其他公共场所。

这造成了杭州的狗,如果主人守法的话,将永远看不到太阳。

我上个礼拜去采访一位企业的老总,他就把狗带到办公室里,为的是让它晒到落地窗透进来的阳光。

对于这个规定,很多爱狗人士,深表愤懑,有人认为是立法者故意使坏,猫狗不如。

但是使用汉隆剃刀(Hanlon’s Razor)理论,我们就会换一个思路,可能他们只是单纯地蠢而已。

所以,对于那些面向大众的看不明白的文章,听不懂的演讲,只需要用「知识的诅咒」去解释就可以了。

3、烂文章产生的原因

事实上很多专业人士,没有什么需要故意隐瞒,也没有任何人需要去取悦。他们很真诚地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告诉读者,他们平易近人,甚至可以在酒吧里跟你喝上一杯,但是这掩盖不住一点:他们的文章依然很烂。

一个掌握了专门知识的专家经产会陷入知识的诅咒。什么意思呢?就是专家经常会误以为新手跟自己懂得一样多,而忘记了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

举个例子:

C 是一种通用的编程语言,广泛用于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开发。C 语言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端存储器、产生少量的机器代码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编程语言。C 语言也很适合搭配汇编语言来使用。尽管 C 语言提供许多低端处理的功能,但仍保持良好跨平台的特性,以一个标准规格写出的 C 语言程序可在许多电脑平台上进行编译。

  • C 语言是一个有结构化程序设计、具有变量作用域(variable scope)以及递归功能的过程式语言。
  • C 语言传递参数均是以值传递(pass by value),另外也可以传递指针(a pointer passed by value)。
  • 不同的变量类型可以用结构体(struct)组合在一起。
  • 只有32个保留字(reserved keywords),使变量、函数命名有更多弹性。
  • 部分的变量类型可以转换,例如整型和字符型变量。
  • 透过指针(pointer),C 语言可以容易的对存储器进行低端控制。
  • 编译预处理(preprocessor)让 C 语言的编译更具有弹性。

这段文字有没有陷入知识的诅咒?答案要看面向的受众是谁。如果是对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人来说,这段话理解起来没有困难。如果是一个学习过 Python、Java 的程序爱好者,他能理解一部分。如果是普罗大众,这段话就是天书。

很多需要专业背景知识才能理解的笑话,也陷入了知识的诅咒。

知识的诅咒是一个心理学现象,在儿童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大家知道,孩子们都很好骗。他们天真地以为,自己知道的东西,别人一样知道。

长大之后,人本质上还是有这个毛病。总是认为,别人知道的跟自 己一样多。成人在评估他人的知识与技能时,特别容易陷入魔咒。如果一个学生学会了几个生僻字或者掌握了一些类似拿破仑出生地、天空中最亮的星之类事实 知识,他会认为其他学生也知道。

你对一样东西知道得越多,就越容易忘记它当初学起来有多难。如果教过老年人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或者出示健康码,就更有体会。

4、知识的诅咒的种类

「知识的诅咒」是经济学家发明的一个词汇,用来解释为什么一方明明掌握了对手不知道的信息,却没有狡猾地用在讨价还价时为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

知识的诅咒可不仅仅是经济学理论中的趣谈。心理学家发现,误把「我知」当成「你也知」是人类心智中普遍存在的疾痛,并且存在多种相联系的变种,不得不一一命名。

一种叫**「自我中心主义」**,由于空间感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孩子们无法想象一个简单的空间场景,例如在桌子上搭三座玩具山,但是成年人认为孩子理所应当有空间概念。

一种叫**「后见之明的偏见」**,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碰巧知道的一些后果,如疾病确诊、战争创伤等,别人也同样知道,事实上别人只能在事前揣测、不能确定。

有一种叫**「虚假的共识」**,做出过激的决定的人想当然地以为别人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这在群众维权运动中常常出现。例如,有一年,一位朋友的朋友,由于学区划分的原因,在上海的远郊区带头向镇政府抗议。一看群情激愤,他以为所有的家长都一样勇敢,就拉了一把派出所长的胳膊。结果只有他被抓了进去,旁人做鸟兽散。

有一种**「臆想的透明度」**,被实验者事先与演讲者交谈,了解到一些背景故事,从而能听得出演讲中所带的讥讽,于是被实验者想当然地认为,台下那些幼稚的听众也能发现其中的微言大义。

还有一种**「心盲症」**,意思是指,缺乏心智的能力或没有心智的概念。

成年人在评估他人的知识与技巧时,特别容易被诅咒。如果一个学生学会了生僻单词或者掌握了一些类似拿破仑的出生地、天空中最明亮的星星之类的百科知识,她会臆断地认为其他学生也知道。

当问深度手机用户们多长时间才能教会一个新手用手机,他们猜测需要13分钟,实际上,需要32分钟。

5、为什么好人写出坏文章?

据我所知,知识的诅咒是最佳且唯一的解释。

很简单,写作者全然忘记了她的读者并不知道她所掌握的知识,也不熟悉她业内的行话,无法推测她忽略的步骤,更无法把她当成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的场景进行视觉化。于是,写作者一条道走到黑,不肯解释术语行话,不肯给出推导逻辑,也不肯提供必要的细节。

为什么我用「她」而不是「他」来作为泛指的第三人称,因为我也陷入了「知识的诅咒」,认为人人都是「女权主义」者。

任何想摆脱知识的诅咒的人必须先要了解这种诅咒有多严重。就像醉酒阻碍司机意识到自己不能开车一样,知识的诅咒也阻碍我们意识到我们受到了诅咒。

二、知识的诅咒带来的诅咒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知识的诅咒诅咒的世界里。

坏的写作,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坏的设计,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毒瘤。它降低了我们办事的效率,浪费了众人的时间,甚至会威胁到我们安全和生命。

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

1、就拿支付宝来说吧

我前几天跟它战斗了足足半个小时,仅仅是因为我想给银行卡里充点值。

我打开支付宝的主界面,被花花绿绿的按钮给迷了眼。

IMG_7419.PNG

猛然,我看到中间的「充值中心」,点开一看,却是电话充值。

我点转账,结果发现是给别人转账(不是转入自己的银行卡)。

我点总资产,出了悲伤地发现自己的资产是0之外,没有看到我要找到给银行卡充值。

在挣扎了20多分钟之后,我想起了「充值」的旁边按钮应该是「提现」,于是在支付宝里搜「提现」。

终于在「提现」的下面看到了「余额」,点开「余额」才找到我梦寐以求的「充值」。这已经20分钟过去了。

IMG_7422.PNG

是的,我的余额只有0.8元,因为我一怒之下,转走了我99.2%的资产!

试想,宇宙第一大支付 app 尚且如此,就不要指望别的 app 好用了。

2、生活中的痛点

事实上,我们生活中遇到的这类糟糕的提示、说明真的不少。

最常见的是厕所的标示系统,不知从何时开始,厕所都开始不标汉字,有的标英文,有的用两个图标表示,但图标又不统一。我见过用京剧脸谱做标志的厕所,差点走错。

甚至功能已经做得非常强大的 iPhone,也有用词含混不清的问题。

有一段时间,我无法接陌生人的电话。我以为是我设置了「勿扰模式」,于是把这个功能取消,结果依然接不到电话。

后来我查了知乎,才知道原来是在「电话」这个菜单下,「静音未知来电」这个功能被我打开了。

IMG_7423.PNG

原来,「静音」这里的意思是英文 silence 的直译,在这里不是指调到振动模式的静音,而是指「拒接,然后发个短信告诉你刚才拒接了一个电话」的意思。

这种怪异的中文用法,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3、汉语前后不分

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汉语,咱们的汉语有个问题,前后不分。

你要努力向前看,你要努力向后看,竟然是同一个意思。

所以传教士们在翻译圣经的时候,对于前面后面不得不这么翻译:

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这句话如果翻译成: 忘记后面的,努力前面的,向着标竿直跑……

就会产生混乱,因为前面和后面,在汉语里都可以指 before,也可以指 after.

总之,把这种日常生活中的沮丧乘以数十亿倍,你就了解知识的诅咒怎样同腐败、疾病、熵一样,拖了人类进步的后腿。律师、会计师、服务热线的接线生,各种高薪职业人士中的骨干,每年从经济中吸金无数,用于澄清那些粗制滥造的文本。古人有谚:「少根钉,输战争」,少个词,也会如此。

三、语言的折叠

语言的折叠,主要是术语、缩略语和技术名词的使用。人类的每一种学问,无论是音乐、厨艺、体育、艺术、理论物理,都发展出一套行话,使其行 内人提起一种大家都熟悉的东西时,免于说出或打出冗长的解释。由于我们对于自己的职业和爱好太熟悉,这些行话都会从指尖自动地流淌出来,问题在于,我们忘记了我们的读者并非跟我们来自同一个圈子。

语言的折叠无疑是必要的,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工作内存是非常小的。心理学家曾认为,这一能力大概在 7 项左右 (加减 2 项),

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今天的分组,在5个人左右吗?因为 5 很可能是人类工作记忆的上限,超过 5 个人,就是很多很多人,你就记不清你的同伴是谁了。

幸运的是,我们神奇大脑的可以用变通办法弥补了这一缺陷。我们可以把一 些项目折叠起来,放到更大的容器里。折叠太重要,太有用了。

幸运的是,我们神奇大脑的可以用变通办法弥补这一缺陷。我们可以把一 些项目折叠起来,放到更大的容器里。折叠太重要,太有用了。

我们在孩提时代,倘若看见甲把一块甜点给了乙,便记得这种行为叫做【给予】。乙得到 甜点后,反过来给甲一根香蕉,我们便把这两种给予的行为合并理解为【交易】。如果甲用一根香蕉从乙手上换来一块硬币,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做【出售】,因为 我们知道,甲可以用这块硬币再从丙的手里换回一块甜点。很多人一起购买和出 售,便构成了【市场】。将许多市场行为集中起来,称为【经济】。现在,经济 可以理解为一个响应中央银行行动的实体,我们称之为【货币政策】。有一种货 币政策,包含中央银行发行很多货币,以购买私有资产,我们称之为【量化宽松】。

正是这些折叠的术语和概念,撑了我们知识的大厦。但也正是这些折叠,让我们误以为别人也明白这些折叠是什么。

有同学一看会说,这不就是我们在第二课讲的抽象的阶梯吗?是的,语言的折叠就是抽象的阶梯在顶端的一个应用,同一事物的不同描述而已。

语言的折叠是很有用的,否则我们无法简洁地描述事物。

但是,过多地使用折叠会让读者看不懂。

不过,有时候看不懂也是一种追求。

比如最近有个词很流行,叫「内卷」,几乎可以用来描述一切。

这样的词有它存在的价值,有些话不敢直接说的时候,折叠就派上用场了。

五、如何克服知识的诅咒

1、了解你的受众

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要先了解谁是自己的受众。

在同行之间的座谈会上的发言,一定有别于在咖啡馆面向文艺女青年的发言,也有别于在家长开放日面向孩子们的讲演。

因此在写文章之前,花点时间分析一下你的主要受众是必要的,因为这决定了你的文章将采取什么样的用词、要不要解释这些词语,要不要穿插一些故事和段子,以及使用什么样的风格。

为什么你应当要多多帮助别人,尤其是用文字的形式,因为这是培养面向目标受众写作的最好方式。

2、写出来多读几遍

耳朵是最好的过滤器。

Richard Pevear 和 Larissa Volokhonsky 是两位翻译大师,把俄罗斯文学大师们的作品重新翻译了一遍,保持了俄文的原汁原味。他俩工作的方式值得借鉴。首先一个人读俄语,另外一个人根据语感翻译成英文。接着,再一个人读刚才的译文,另外一个对照着俄文。这样反复修改,直到形成初稿,再读给一个通晓俄、英两种语言的人听。如是,则俄文的节奏、韵律全都反应到新译本中。民间传说白居易写完诗先念给老太太们听,用的也是这种办法。

3、慎用折叠

写作者不可能完全不用缩略语和技术术语。在同一个圈子里,缩写是无可厚非,甚至是不可或缺的。生物学家谈及 mRNA 的时候,不需要每次都给出定义和拼写。而且,一些科技术语也最终进入了日常用语,比如克隆、基因、DNA。但是技术的诅咒提醒我们,写作者往往高估了这些术语的标准化程度和普及范围。

对于写字不经过大脑的人来说,使用缩略语是一种诱惑,因为可以少敲几次键盘。只是写作者忘记了,他们为自己生命所省下的几秒钟是以偷窃读者的数分钟为代价的。

一个作家对术语稍作解释就可以省下读者的千言万语,这跟从人行道上捡百元大钞一样。读者对于喜欢举例的作者也心存感激,因为一个没有例子的解释聊胜于不解释。例如,解释「一语双叙」修辞用法:「同一个词语使用两次或多次,但每次汉译都不同。」明白吗?现在让我继续:「……比如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我们必须绞在一起,否则就会分别绞死。’」清楚些了吗?没有?有时两个例子强于一个,因为可以让读者找出不同例子与定义相关的成分。再加一个例子怎么样?「正如 Groucho Marx 说‘你可以打车走,如果没车打,你就把车打一顿。’」

所以,克服知识的诅咒的一个好办法就是举例子,而且一举就要举两个例子。

4、向民间语文学习

我有一年到大西南考察水电站,看到了这样一幅标语:

各位工友:出门来打工,一定要注意安全。一旦发生事故,严重的,老婆改嫁,娃娃改姓,抚恤金给别人花。

我觉得这简直是破除知识的诅咒的范文。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标语。我觉得写得最好的是中国捐献给日本的检测盒上的一条。没有诗情,没有画意,但绝对清晰简洁:

「一次可能不准,记得多测几次。」

我在杭州开车,高架上电子显示屏的提示,写得也精准清晰:

「禁止开车玩手机」

这个「玩」字用得很准确,如果说不准「用」手机,则属于乱规定了,我开导航算不算用手机?用蓝牙接电话算不算?

这个「玩」字,肯定出于交警部门的民间高手。

最后,找出身边五个被「知识的诅咒」影响的坏写作或坏设计的例子吧。